关灯
护眼
    “乾隆前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前两代遗留下来的财产,让整个的清朝进入到了盛世。而进入到了盛世之后,乾隆开始表现的贪图享乐。当然,这如果仅仅只是这样,清朝暂时也不会怎么样。但是,当清朝在进入盛世的时候,全球科学技术却是达到了一个爆发性的发展。”

    “1793年,英国女皇派遣了使者来华。在这一次来华考察的时候,这一批使者带来了英国最先进的产品,火器,地球仪,望远镜……等等。英国希望借助这一些东西,能够与清朝达成通商的要求。因为当时清朝产出的茶叶,丝绸,在英国以及欧洲非常畅销。可是,英国以及欧洲的很多东西,清朝这一边并不怎么购买。于是,这就造成了他们的贸易逆差。与之同时,清朝这一边是用白银做为货币。英国如果要购买到清朝的物品,必需购买中国大量的白银。至此,大量的白银都往清朝集中。

    最终,他们希望与清朝这样的一个庞大的国家建立正常通商请求。只是,乾隆在看到了这一些东西之后,却是认为这是奇yín技巧,没有多大的作用。便拒绝了英国的要求,并且,乾隆还给英国女皇回了一封信,信中说。大清朝地大物博,什么样的资源没有,什么样的技术没有,并不需要与英国正常的通商。”

    这一次事件并不能说乾隆完全没有眼光。

    按历史分析来说。

    当时英国前来与清朝通商也并没有怀着多大的好意。

    他们除了通商之外,他们还希望给他们划一块通商的租界。

    面对着这样的要求。

    以当时清朝的强盛,乾隆是不可能答应他们的。

    哪怕就是一个实力一般的国家,也不可能让他国在自己的地盘上划一块租界。

    另外。

    虽然英国使者带来的一些装备看起来很先进,比如像火器等等。

    但事实上,当时清朝同样也有火器。

    而且英国使者带来的这一些装备威力并不是特别大,所以乾隆也并不是特别感兴趣。

    另外。

    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

    这一些英国使者带来的一系列装备虽然看上去没有多大的威力,但却极为影响清朝的统治。

    比如说清朝使者带来的地球仪。

    如果这种东西传播出去,让清朝所有人认识到全世界还有这么大,地球是一个球体……那显然这对于清朝的统治是不利的。此外,清朝对于火器之类也非常限制。如果火器一但大规模出现在民间,以清朝几亿人口,汉人这么多,汉人必能在短时间内推翻他们的统治。这是乾隆不可能接受的。

    当然了。

    这一次事件当中,也不能否认乾隆拥有傲气的实力。

    毕竟以当时清朝的国力,基本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拿清朝怎么样。

    只是。

    就是这样的自以为天下第一。

    在随后的时间里。

    随着全球科技不断的发展,而清朝继续这样的闭关锁国。

    终于。

    在乾隆的子孙那里,清朝尝到了闭关锁国带来的痛苦。

    ……

    “乾隆去世之后,是为嘉庆即位。但嘉庆时期已经没有了乾隆当年的盛世,或者说,乾隆晚年的时候,盛世就已经不在。这个时候,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很多农民生下了这么多孩子,但却无力抚养成人,这其实与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有很大的关系。”

    “凡哥,这怎么说?”

    众人有一些不解。

    “之前我们说过,因为康乾盛世,清朝人口直接翻了3倍,达到了3亿人口左右。这样的一个人口数量相当于全球的三分之一,别说是当时,就是现在,3亿人口也是一个恐怖的数字。而要养活3亿人口,当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太平盛世的时候或许还好,可是,一但这种盛世没能维持。而生产力水平又没有得到多大的提高,那么,老百姓就无法生活。清朝的闭关锁国,那就严重的制约了清朝生产力的提高。而没有这么高的生产力,自然无法养活接近3亿的人口。所以,自嘉庆继位以来,民间先后暴发了多起农民起义。像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等等,这一些起义也极大的削弱了清朝的国力。”

    这一说。

    众人明白了。

    其实一个朝代统治的问题,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简单到,你只要养活领土内的一众老百姓就可以。

    只要能将他们养活,那基本上统治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因为中华的老百姓,只要是有一口饭吃,他们根本就不想起义。

    也只是实在是逼得没办法,连饭都吃不饱,只能卖儿卖女时,才会有大规模的起义。

    而解决农民吃饱的问题是什么呢?

    除了内部进行治理,铲除贪污,减少税收,重视农业之外……最大的功效,那就是提高生产力。

    正如汉朝时期。

    从青铜进入到铁器时代,整个生产力水平便能迅速提高。

    这也让当时汉朝的人口突飞猛进。

    如果清朝在这一波世界科技大爆发的时候不要闭关锁国,而是开眼看世界。

    跟上世界的步伐。

    那么。

    清朝又如何会出现后面一系列的危机。

    “当然。嘉庆时期稍稍还遗留了乾隆盛世的影子,虽然嘉庆时期爆发了多起起义,但整体来说,清朝仍能维持自己的统治。可是,清朝这一边不思进取,欧洲一系列国家却是进展迅速。为了扩大与清朝的贸易,英国想了无数的办法,但都没有太大的效果。最终,为了赚取清朝的白银,于是,英国开始向清朝输入一种叫做鸦片的东西。”

    “凡哥,鸦片是什么?”

    “鸦片就是大烟。这种大烟只要吸上几口,一瞬间就能成瘾。于是,在英国鸦片不断的向清朝输入的同时,大量的白银开始往欧洲流入。”

    鸦片并不是在清朝出现的。

    他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过。

    当时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他就将鸦片带回来了。

    不过这种东西当时并没有在平民之间流传,只在上流社会流传,甚至是皇室专用。

    《大明会典》记载了当初亚洲藩属国给明皇室进贡鸦片的事。据称暹罗、爪哇、孟加拉国王定期向明朝派出朝贡使团,贡品中就有鸦片,不过《大明会典》把它叫做“乌香”。暹罗每次给皇帝进贡200斤,皇后100斤,其他两个国家进贡的数量史无明文。但是这个数量并不能满足皇室的需要,皇帝还要派出太监到处寻觅采购鸦片,而当时的鸦片价格与同等重量的黄金同价。

    据称万历皇帝30年不上朝,在宫中试验、服食丹药,他的丹药中就有鸦片,他给鸦片起名叫“福寿膏”。他不上朝借口是头晕、眼花,其实主要原因是纵欲过度,再加上鸦片的毒瘾所致。前世1958年,定陵被挖掘后,科学家对万历皇帝的尸体进行化验,发现他的骨头中含有吗啡成分。

    如果说当时鸦片只是上层社会或者是皇室才能使用。

    可是。

    随着英国人将鸦片大量的输入到清朝,鸦片至此在清朝成灾。

    无数的老百姓因为吸食鸦片,弄得倾家荡产。

    “虽然嘉庆一直都提倡禁烟,并做出了更为严格的海禁。但鸦片这种东西,利润实在是太高太高了。许多一些不法商人,他们仍是通过各种方法将鸦片走私到清朝。直到嘉庆帝儿子道光皇帝继位,鸦片已经在清朝风靡。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都在吸食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