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个年代有一个充满时代特色的东西——黑市。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黑市买卖虽然是违法的,还是有一堆人顶风作案。

    没办法啊,大到自行车这样的大物件,小到洗衣服的香皂,想买都买不到,供不应求。

    而大家总归是要生活的,黑市也就渐渐有了规模,每次交易都跟做贼似的。

    徐青玉把五双解放鞋寄存在助手那里,等去到黑市再神不知鬼不觉的拿出来。

    这年头去相亲没有一双解放鞋都拿不出手,不但不愁卖,只怕还要抢破头。

    金玉兰不是干活的主劳力,她这把年纪上工是自愿选择,不上也没人说你。

    老人和小孩是白得人头粮,就是份量少一点。别人可不像金玉兰一样在家休息,为了补贴家里,都是拼命干活,年轻点的可以拿八九工分,和壮劳力差不多。

    金玉兰是身体不好,只能拿四五个工分,和一些孙子都成年了的的老人一起,干些轻省的伙计。

    “光武,今天别去捡柴了,在家看弟弟妹妹,奶奶去镇上一趟。”徐青玉换上半新的衣服,挎着小篮子。

    霍光武一向和她不亲近,也没有问她去干嘛,只是乖巧的点头,把捆柴的藤条放回院子角落,进屋去了。

    正屋铺着一张磨滑了的旧草席,还是霍云霞会爬那会儿她爷爷做的,现在霍庆丰也在上面爬来爬去。

    徐青玉又回身叮嘱了几句,让他们听大堂哥的话,不要乱跑。

    倒不是怕人贩子,现在出趟远门还要介绍信,人贩子还是少的。

    “看好弟弟妹妹,不准去河边玩,出了事我收拾你。”去年有个皮孩子掉河里,人没了。

    “知道了,奶奶。”霍光武搬了张矮凳坐在门槛后。

    霍云霞陪着两个弟弟在席子上玩,也保证不会去河边玩。

    徐青玉放下了心,这两个孩子都算稳妥,家里应该没事。

    不过霍光武手上拿的好像是小学课本,用手遮了她还是认出几个字。他和队长家的小儿子玩得好,估计是和他借的吧。

    老霍家还在温饱线挣扎,没有余钱送孩子们去上学,还要更加努力。

    徐青玉走了两个小时才到镇上,沿着记忆,她先去供销社转了转。

    为了摸清物价,不厌其烦的问售货员,这么怎么卖,那个怎么卖。

    小姑娘原本一副笑模样,后面实在笑不出来了,表情冷淡。这人谁啊?买不起还要进来寻别人开心。

    徐青玉摸摸鼻子,有些尴尬。没办法啊,好些东西不是霍家常买的,甚至是买不起,不清楚价格很正常。

    他们家连用的肥皂都是托霍文丽帮买的,她是肥皂厂的工人,有内部价格。

    “谢谢你了,姑娘,给我来一包红糖吧。”红糖是一个好物,不管是自家人补身体还是送礼,都拿的出手。

    售货员见她买东西,态度重新热情起来,手脚麻利的包好红糖,双手递给她。

    “大娘,三毛钱。”徐青玉肉痛不已,糖是个金贵物,比大米贵许多。

    城里工人一个月也就十几块钱,二十块以上的都是高级工人了,金玉兰这样的农民,更加穷。

    徐青玉在街上溜达了一圈,也没什么好逛的,两步路就到了头。最火热的是一家混沌店,好多人做在长板凳上吃混沌。

    她有意无意打探黑市地点,没去过的人还真找不着,毕竟是地下交易,要避着人。

    根据众人遮遮掩掩的话语,徐青玉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找到地方,看起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巷子,进出的人都没什么异常。

    “大娘,吃饭了吗?”一个面相机灵的小伙子招呼道。

    这莫非是什么暗号?徐青玉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没吃,我来这里看看有没有人卖混沌。”

    小伙子愣住了,来这里买混沌?过了几秒,他恍然大悟,应该是来换东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