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8章回到庐江

    乔菁菁离开鄄城前,结结实实挨了她老母亲狠狠一巴掌。

    乔阿母从曹操的宴会上回来,气得双手发抖。

    脖子上全是青筋。

    “你!你!你!”

    乔阿母快要气死了。

    她想要跟曹孟德结亲的梦想破灭了。

    被她的好女儿乔菁菁亲手断送了!

    “让你好好表现!你就是这么表现的?公子们个个都不好,你好?看看你这张脸,看看这张脸它是残的,人家曹孟德不嫌弃你,愿意让你挑一个,你就挑啊!”

    乔阿母哭着跳着,指着乔菁菁痛骂。

    “你个不识好歹的东西……”

    乔老爹赶上来,拦在老婆身前。

    乔二也在老爹的指示下,把他阿姊赶紧带离,躲避。

    老母亲依然盛怒。

    “让我跟你们去庐江?我告诉你们,我不去,我就死在这里!

    大乔把我的脸都丢尽了!

    想当年,我年美意艳绝洛阳,芳名远扬,多少公子王孙慕名而来,我娘家门口车水马龙,堵得水泄不通。多少王孙公子为了我茶饭不思,终身未娶……”

    然而,挨了打的乔菁菁,乔二根本拖不走。

    反正已经挨了巴掌,不如把态度一次跟老母亲交代明白。

    她是坚决要离开鄄城,回到庐江的。

    因为秋天来了,她的桑园稻田还有鱼塘即将丰收了。

    “阿母,你是混贵妇圈的,我是混农妇圈的,我们理念相左很正常。

    不怕阿母你恼,我和父亲临出门时,庐江太守刘勋大人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寻了母亲就快快回去!

    庐江城还有许多农耕大事等着我回去!

    回了庐江城,阿母你继续当你的贵夫人!我赚钱养你……”

    “你……你个不肖女!你养我,大言不惭……”

    乔阿母眼看就要被乔菁菁气死。

    乔老爹让二儿子必须把大女儿拖走。

    乔菁菁被拉离了老母亲面前。

    小院子中。

    她摸摸这张被打红了的脸。

    又看着她的亲二弟乔二。

    乔二被看得忽然心虚,瑟诺说:“打你的是母亲,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让你说话气她!她是我们的母亲。”

    乔菁菁白了乔二一眼。

    那个是她们母亲这回事,用得着乔二提醒?

    “你白我做甚?阿姊,你能干,你伶俐,所以老爹宠你,这个大家没得话说。

    但据我冷眼旁观,你的好日子到头了。我们阿母对你已经极为不满意,你要小心。”

    乔二神神秘秘地告诉乔菁菁,他对家中形势的判断就是这样。

    乔菁菁说不管老爹还是老母,都不能阻止她继续回到庐江搞农业。

    她的农业前景,一定在江南。

    乔菁菁离开鄄城时,曹操专门送行。

    “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写封信来。”曹操很是不舍,但无奈乔菁菁坚持要走。

    且刘勋派来接乔家的人马已经等了许久。

    “如果在庐江城过得不顺,随时来鄄城找我。”曹操又说。

    乔菁菁笑着挥手,她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又会有什么不顺的?

    她又不打架抢地盘,她又不想称霸一方。

    她走的是专业技术岗。

    靠技术吃饭。

    “孟德公,拜拜!谢谢你。谢谢你帮我找回我阿母。等我以后有钱了,我还你很多很多,从庐江、秣陵给你带很多好吃的,给你带很多你从来没有吃过的好吃的!”

    外人面前,多么知恩图报的乖女子形象。

    马车里,乔阿母一双眼睛气得绯红。

    这大女儿,简直单纯狂傲得不自量力啊。

    乔阿母牙齿都要咬碎了。

    “夫人,大乔是个好孩子!真的。她不是你在洛阳鄄城看到的这些人家里那样的孩子,她跟她们不一样,有她自己的想法。但她的心真是好的。你给她一些时间,相信我。”

    乔老爹还在马车里安慰老妻。

    乔菁菁已经回到马车里。

    乖咪咪地坐好。

    她开开心心来到老母亲跟前尽孝,并不记恨她老母亲打她那一巴掌。

    但老母亲很记恨她。

    “你猴子似的,跳什么,闹什么?离我远点!”

    于是,乔菁菁就离老母亲远一点。

    去跟乔二和何苗苗坐一辆马车。

    做人家甜蜜小夫妻的电灯泡。

    “大乔姐,阿母打你那一巴掌,还疼不疼?”

    另一辆马车里,何苗苗看乔菁菁被老母撵出马车,就问她。

    很疼。

    真的很疼。

    “不疼!一点不疼。你们阿姊是孝顺母亲的好女儿。理解母亲,心疼母亲,知道她这些年吃了苦头。

    打一巴掌怕什么,只要母亲开心。

    但,相处毕竟需要时间。相爱,更需要时间。

    假以时日,我一定好好侍奉母亲,让她感受到我对她的孝心。”

    乔菁菁这番话,说得很到位哦。

    无懈可击。

    何苗苗只能深表佩服。

    回到庐江。

    乔菁菁毫无悬念地丰收了,整个庐江城也丰收了。

    乔菁菁实现了她在刘勋面前做出的承诺,粮食翻番。

    秋收后,农官们把各农户,各个地主家里的粮食能量的量,不能量的就估算,与去年的产量相比,翻了一番还不止。

    再加上稻田里养的鲫鱼,青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