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953年初夏,锣鼓巷68号一个三进带跨院的四合院。

    前院,一个17岁的男孩正躺在炕上,今天是星期天,是轧钢厂职工休息日。

    男孩叫杨建松,父亲是烈士,母亲独自抚养她长大,半个月前生病去世。

    母亲生前在轧钢厂厨房工作。

    因为轧钢厂照顾,他进了轧钢厂做了钳工学徒。

    原身杨建松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之前一直在外面打打零工,身体素质也不是很好,母亲的去世对他打击很大,夜里喝了很多酒,现在床上的人换了芯子,成了刚穿越过来的李然。

    李然这时已经清醒了过来。脑海里闪现出了原主的全部记忆。

    从原主的记忆中了解到,这时候秦淮茹还没有嫁过来,不过也快了,已经相过亲了。

    他起身打量起自己所处的环境。桌子上一片狼藉地上还有呕吐物。

    简单的家具,两间房子打通,大概70平。

    这时天已经微微亮了。他赶紧搞起了卫生。

    过了好一会儿,房间才收拾干净,垃圾也拿出去倒了。

    又打了些水进来,烧了些热水,简单的洗了个澡,从空间找出类似的新衣服换上,把脏衣服和床罩被单拿出去清洗干净,然后晾了起来。

    然后根据原主的记忆找到粮食,发现大多是玉米面,只有几斤白面。

    而且还是带玉米芯的。

    他又把家里所有的钱找了出来,发现有两千多万。

    这里面有原身父亲去世后,发的抚恤金,加上家里的存款。

    杨母是个十分勤俭节约的人,家里除了家具,没置办什么大件。

    家里的家具虽然没坏,但也很旧了。

    衣柜里的衣服,每季只有两身,而且大多还都打着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