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古书《大学》中曾对大学的宗旨有一个完美的解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显明本有的清明德行,在于把这种修养取得的成就恩泽于人间百姓,从而使人人都达到至善的境界。

    聂原初作为一个标准的大学生对这句话显然没有理解到位。她的大学之道在于:静而后能安,安而后无虑。

    古书中说道思想意识修养到“止”的状态,然后到“定”,由“定”再到“静”,由“静”再到“安”,由“安”再到“虑”,最后修养“得”道,明白了本末终始的道理,大学之道即不远矣。

    以上这些文绉绉的古言不在聂原初的考虑范围内,她的大学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随遇而安,得过且过。

    对于修身,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网络文化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长此以往沉迷其中就会明白虚拟世界的“真善美”。每一个人都有千百张不同的面孔,例如,在无线网创造的各种社交平台戴上博学多才的面具与人高谈阔论何谓“当世之大学生”;又或者用积攒几年的基宅腐经验去熏陶下一辈的雏鸟们;再者用自己不算平凡的人生经历去和同龄的网友们交流“如何活得更潇洒自在”。

    而对于齐家,聂原初的家庭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用治理,父母还有精力为孩子们的生活费打拼,如若让他们闲下来,那忙碌了几十年的他们反而会不习惯,对聂家的两位家长来说,没有什么比闲下来更让人觉得日子难过。

    至于治国那更不用聂原初操心了,举国的能人异士为了国家的兴起而奋斗,而安于现状的聂原初只要做好自己就够了,能对得起当日之所食,不浪费一颗粮食是聂原初能做得最好的事。

    所谓平天下,就是把自己的清明德行嘉惠于天下,做一个有民望的贤者,可是聂原初的人生目标远没有那么伟大,这条路也就不了了之了。

    综上所述,由于目标太小,所以缺乏动力,以至于她完全变成了安于现状的宅女,读书――工作――结婚――养娃――变老。她的人生轨迹从来没有想过要走多远,活得有多精彩。大富大贵的奢侈生活她不奢望,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都挺过来了也就没有什么比这更难的了。

    所以就在室友们为了是否考研继续研究生命奥妙的时候她窝在家里安稳的过日子。

    其实不是她不想考,她有自己的考量。她的父亲虽然还有余力继续养着她,可她那个豆芽那么大的羞耻心不想让她再依靠逐渐力不从心的父亲,所以她想尽快毕业出社会养活自己,这是目前聂原初最大的心愿,而这个心愿就作为她考各种证的动力,也仅仅是目前的唯一动力了。一旦失去了这份动力,聂原初就完完全全变成了被生活推着向前走的行尸走肉。不想思考怎么改善生活,不去羡慕四处旅游的流浪人,偶尔和家人窝在不大的房子里聊天。

    可是天下哪有不希望孩子过得更好的父母呢?

    “毕业之后有什么打算?”她的父亲问她。

    “回县城当一个老师。”是的,老师!这样性格慵懒的聂原初用她学了两年“大学之道”的脑袋想了一个既让家人觉得体面,自己又不用太辛苦的职业(因为教师假期多→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