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郭东看太阳可能出现的位置下面的云层,显得特别明亮,就知道天有转晴的迹象。

地上的雪开始化了,路面就有些泥泞,车辙的痕迹都是打北边来的。

走到郑宅附近,郭东见门楼上的情况跟上次见到的差不多,有人时不时地探头四下张望,门口附有家兵在巡视,手里都拿着把鬼头刀。

这些人浑身戾气,不好惹,路上的行人见到,都躲着走。

常言道,化雪比下雪还要冷,郭东穿的是卢青山的夹袄,合身是合身,就是有些单薄,挡不住这刺骨的寒气。

郑家近斜对面的有一家食铺,郭东走进去,挑了个门口的位置,车马打北边来,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门口风大,身体都冻僵了,郭东直想跺跺脚,终是忍住没有跺。

这个时辰晌不晌,夜不夜的,店里没有炒菜,只有酱肉,都是些山货,郭东要了一只酱兔子,还有一碗黄酒,掌柜的把黄酒热一热,时间还早,郭东斯条慢理地吃了起来,喝下一口热气腾腾的黄酒,身体也能暖和些。

店里除了郭东,还有一个熟客正跟掌柜的吹牛打屁,他们谈论是眼下正在洪泽湖举旗造反的刘二。

“那刘二一度占了盱眙县城,当场血溅五步,杀了县官儿...”

食客说得绘声绘色,就好像他在旁边看着一般,掌柜的却是叹道:“盱眙属凤阳府,关咱们淮安府什么事儿,这大雪天的又是运粮,又是送马的,这不是折腾人吗?”

“就说嘛...”

食客吞下一口酒,一拍大腿,接着道:“粮食咱不说,单说这马,我听说是郑世聪为了讨好官军,主动揽下的....”

“嘘...”掌柜的立刻打断了食客,瞧了郭东一眼,小声道:“隔墙有耳...”

郭东觉得好笑,只是若无其事地就着黄酒,吃他的兔子肉,兔肉细腻,酱兔肉也有独特的风味,味道挺不错的。

看起来,郑家在梅镇几乎到了人见人怨的地步,但本地人慑于郑家的家势,却是敢怒而不敢言,提起梅家,多是赞誉有加,这是郭东到梅镇以来的第一个印象。

郑家是在帮官府打理赋税、收粮,为官军供应马匹这类事情,客观而言,现今这个世道,这类事情由谁来做,都讨不了好,但为了讨好官军,主动揽事儿,那就太可恶了。

郭东*突然想到,沈燕青谈及在养马场受到伏击,提及最多的人是海上飞,但自从到了梅镇,感觉却大为不同,郭东认为那场伏击背后的推手就是郑家。

海上飞是海寇,官军再怎么嚣张,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跟海寇来往,倒是和郑家勾勾搭搭,更合乎情理。

这个尤素卿,她大概长时间不干正事儿,手生了,弄来的都是些什么情报?

郭东时刻留意外面的车马情况,已经有车马陆续从门前驶过,郑家的大门还没打开,车马只能都在外面排队等候。

这种雪天,人力拉车几乎寸步难行,所谓车马,并非只是车和马,驴、骡子、甚至还有牛,只要是畜力,都有人用。

郭东见时辰也快到了,便起身,走到食铺外面继续等候,又等了小半个时辰,车马队都陆续到了,郭东也在车马队里找到了卢寅时的身影,两人在空中对视一眼,都暗暗点了点头。

郑宅的大门打开了,场面顿时混乱不堪。

空地上,横七竖八地停着不少车马,吆喝声、叫骂声、驴骡嘶鸣,搅合在一起,混乱程度比预期更甚,走到队伍里面,郭东装着是个帮忙推车的,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