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看着一帮孩童一边唱着跳着,一边还在疯抢爆米花,郭东心里一阵嘚瑟,果然古代的小孩和后世的小孩DNA没什么不同,都爱吃爆米花,管你什么流言,都抵不过吃货们强大的DNA力量。

当了一回孩子王,郭东也是满头大汗,招呼侯贵过来,交待道:“明日还这么爆,不收钱。”

“不收钱?”侯贵不解道。

甘薪也表示不解,插话道:“不收钱,咱们如何赚银子?”

“咱们?”郭东看了一眼甘薪,撇嘴道:“你甘大哥又不是我石庙的人,何来咱们一说?”

“是啊,你东哥赚银子,我着的什么急?”

甘薪一挠头,偏偏还是忍不住,又问:“东哥你改主意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郭东确实改主意了,他在心里粗粗算过,沈家堡拢共不到3000人,就算每个人都吃上一斤爆米花,也就3000斤,他能收入9000米,按时价,不过二十五两银子。

想想每人一斤米的爆米花,那得吃多久才能吃完?现在防潮技术又不太行。

谁没事天天吃爆米花啊,所以到手的银子应该远少于二十五两,那点儿钱,郭东还真看不上。

与其如此,还不如干脆直接卖爆米花机,把机器卖到整个大明,这样更省事,来钱也快,还不用每天‘嘭嘭嘭’地爆,那声音听多了也烦。

不过,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尤其还跟甘薪有关,所以郭东没有理会甘薪,交待完了,直接打道回府。

第一锅钢水出炉,一部分用来浇铸两个铁葫芦,剩下都倒在一个陶土池子里,池子下面又有六个更浅的小池子,这跟后世做巧克力用的那种模子有些类似,钢水冷却下来,便能起出六块5分、也就是半寸厚、长宽都是二尺的钢板。

钢板要做成形态各异的制成品,需要一个加工过程,加工需要工具,机床就别想了,人工操作其实就是后世的钳工,钳工也需要一套工具,郭东打算做一套完整的钳工工具。

郭东能想到的工具有老虎钳、扳手、锉刀、钢锯、丝攻、钳工台、砂轮,等等。

锉刀和丝攻可用钢水直接浇铸,丝攻是用来加工螺丝螺母的,一公一母,公的旋进去、做内螺纹,母的套上去、做外螺纹。

钢锯最难,难在锯齿,只能用传统艺能,把钢条烧得通红,用锉刀一个锯齿一个锯齿地挫出来,过程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有一定的危险性,但钢锯大重要了,没有它,无法把钢板切割成需要的形状,遑论做其他制成品了。

砂轮当然也可以用来做切割,又没有电动机,仅靠人力,效果可能还不如钢锯,而且砂轮要做的很薄,强度也是个问题,不过,倒是可以试一试。

有了完整的钳工工具,画面就不一样了,过去不敢想的东西,都在郭东脑回路里浮现了。

正当郭东放飞自我的时候,甘薪从后面追了上来。

“东哥,你慢点,我们谈谈?”

“谈什么?”郭东停下脚步,看着甘薪,说道:“我在石庙还有一摊子事儿呢。”

甘薪心里明了,郭东要拉他入伙,已经跟他说过好几次了,可郭东还是个孩子,跟沈家的关系又没个明白话儿,能不能靠得住?

目前看,郭东想做的几乎都做成了,爆米花机、鼓风机、水车,真正让甘薪对郭东着迷的是,这人脑子里似乎装着无穷无尽的东西,谁知道他以后还能捣鼓出什么稀奇玩意儿。

甘薪心里也是痒丝丝的,不过家里的婆娘却坚决反对,一个十六岁的娃娃你也信?

郭东也确实想拉甘薪入伙,这人好奇心强,喜欢亲力亲为,能把铸造的活干得很漂亮,干别的大概也不会差,这在鼓风机和水车制作过程中已经得到验证。

缺点倒也不少,大字不识几个,但郭东跟他说话不费劲,多少有些贪财,但不是有人说过,能用银子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么?

又不是要甘薪做什么高深的研究,郭东自己都是拿来主义,他需要一个人把他‘科学头脑’里的东西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甘薪就是眼下他最需要的人才。

可这老小子就是不上道,看来不用些大招是不行了。

“甘大哥,你说你的铺子一个月也就挣个三两银子?”

“沈家的生意是活多,银子难赚,其实不瞒你说,三两都不到。”

提起银子,甘薪就伤心难过,叹息一阵,又道:“不过,这两个月跟着你干,每个月倒是有四五两银子的进项。”

郭东干脆找了个地方,招呼甘薪坐下谈:“甘大哥,我请你做石庙的大匠,月钱五两,将来挣来银子,可能还有分红。”

“可我的铺子还要给沈家铸佛像,沈家那边...”

郭东截了话头,说道:“甘大哥,你看这样行不行,一百两银子把你的铺子买下,一手交钱一手交铺子,铺子里的人还归你管,沈家的生意你还照做...”

郭东止住了话头,甘薪却是愣住了,他可没想到郭东竟然在打铺子的主意,那可是他甘薪一家人吃饭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