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

    左威卫的事情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参与不多,就连兵部也很少过问左威卫,仿佛左威卫就不是大唐的军队一样,今天在长安,明天没准就去了陇西,简直就像是居无定所一样。至于军费……也不知道李银环是怎么做到的,每次离开长安,李世民都是黑着脸粮草饷银一分一毫都不给,可李银环的兵却饿不着,每次剿匪都能全胜而归。

    “左威卫一直拿着低于京城十二卫的粮饷,但朕把大唐最好的军械给了左威卫,你们知道为何每次李银环出征朕都不给他一分一毫的粮饷吗?”说到这李世民神秘一笑。

    “臣不知。”

    “左威卫除了拿到了应有的饷银和军械,缴获的一切物资,朕都不要全部给左威卫。”说到这李世民叹了一口气,“三年前,李银环带兵围剿刘黑闼余孽,缴获粮草无数,恰逢关中大旱,李银环以朕的名义把缴获的粮草尽数用于救灾,左威卫两万多人,喝着稀到不能再稀的稀粥,饿着肚子从关中回到京城。回到京城只做了一夜的修整,就去挑战牛进达,五百对五千,大获全胜。朕也一直想不通,左威卫的兵为什么就与众不同。”

    “府兵制,虽然是稳定天下的壮举,但也有一定的缺陷,府兵制会导致士兵的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简单说,今天是拎着镰刀和锄头的农夫,明天就拎着刀片上战场,怎么能打得过一年到头都在不断操练的士兵呢?这就是左威卫强大的原因,左威卫的士兵做到了军队职业化。”程怀亮顿了顿,“大唐之所以能纵横驰骋,主要就是因为军功制度,有了军功就可以做军官,可以免税。这个前提是政治吏治的清明,如果吏治乌烟瘴气,遇到李景恒之流,便会一发不可收拾。门阀势力掌握大部分土地,也会兼并大部分土地,不出十年,陛下将无可分之地用于军功奖励。”

    “这句话你在大理寺说过。”李世民点点头,可问题出现了,“一个国家究竟要多少兵马才能保障国家安全?”

    “府兵战时为兵、闲时为农,没有完全脱离土地,是一分农活需要府兵去做。打仗的时候府兵都是自备武器,朝堂给予一小部分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打完仗战死的领抚恤,或者的领奖赏领土地,可要是花钱养一只军队,那消耗……全国的府兵足足有六十万,一天一个人一文钱大唐都负担不起……如果真的养兵,必然加重赋税,到时候更是民不聊生了。”长孙无忌说道。

    “你们这些混迹朝堂的人其实都知道府兵制的缺陷,只是你们都不去说破,因为真的要养一只军队,加重了徭役赋税,百姓会戳着你们的脊梁骨骂你们生儿子没屁眼……”程怀亮哈哈大笑,“兵者不在多在于精,京城十二卫二十多万人,难道是摆设?难道只是皇家的私人护院吗?”

    这句话很不中听,显然在骂李世民太惜命了,二十多万人保卫皇城,说实话实在是浪费,保护皇城其实三万至五万兵马足矣。

    “你觉得京城需要多少兵马?”李世民眯着眼睛看着程怀亮。

    “五万足矣,二十多万人总不能白吃饱,应该拉上前线去打仗见见血。”程怀亮还不客气的把脏水泼向了龙武卫,“陛下,您直接指挥的龙武卫虽然是大唐精锐,可到了前线真和贼寇打起来,半数以上都得尿裤子,没见过血的兵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兵。”

    “做完沙盘,朕调拨五千龙武卫的精兵给你,你去洮州协助洮州刺史孔秀戍边怎么样?”李世民的用意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清楚,这是一个试金石,如果程怀亮带回来不一样的龙武卫,那么府兵制就会在李世民大手一挥之间土崩瓦解。

    “陛下,你就不怕我带着五千精兵跟薛延陀对着怼、正面刚?就不怕我带着五千精兵在边境烧杀抢掠?”程怀亮白了李世民一眼。

    这话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相信,这货除了对大唐忠心、除了对李世民忠心以外,什么事都做的出来。